朱亦君,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员、中山大学“百人计划” ,博士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并在美国Cleveland Clinic完成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探索饮食-肠道菌群互作影响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机制,致力于开发靶向肠道菌群的新型治疗手段。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 PNAS, Microbiome,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等期刊。
饮食-微生物互作失衡是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等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上升的关键因素。本报告将系统阐述不同饮食成分(包括膳食动物蛋白、植物多酚、盐及食品添加剂等)经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与宿主的互作机制。我们前期研究揭示CD患者肠道中的兼性厌氧菌通过苯丙酮酸脱羧酶途径产生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该代谢物可增强血小板高反应性,进而加剧肠道炎症;食品添加剂(如卡拉胶等硫酸多糖)经微生物同化硫酸盐代谢途径产生硫化氢(H2S),促进肠道炎症发生。近期,我们进一步揭示了微生物介导的植物多酚代谢途径及其产生的活性代谢物的健康效应。